擅自变更公房承租人,租赁合同可以撤销吗?
发布时间:2013-11-19
浏览:
王老太夫妇原在北京市西城区有一间小平房,是王老太老伴单位分的,只有使用权。1992年该区域拆迁,当时王老太夫妇的两个女儿都还未成年,拆迁办依据王老太家的人口情况酌情分配了一套两居室,性质仍为承租的公房,承租人登记的是王老太老伴的名字。
1999年王老太的老伴因病去世,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老伴去世后,家中也没有人提及变更承租人的事情,所住房屋仍旧登记在王老太老伴的名下。这样又过了很多年,大女儿和小女儿分别成家,单位也都给分了房子,大女儿便搬出来自己住并将户口迁出,但小女儿将自己单位分的房租出去,仍旧住在王老太夫妇的房子内。 2011年冬天,王老太外出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骨折,因王老太家住在五楼,上下楼很是不方便,加之王老太年事已高,遂想将现在的住房置换一套一楼的房子。王老太便将大女儿也叫回来全家一同商议此事,可是不曾想刚提出便遭到小女儿的极力反对,大女儿很不理解,便与其争辩起来。
“母亲年事已高,置换房子上下楼可以方便一些,你为什么百般阻拦?”姐姐问到。“现在这房子已经是我的了,我有权决定是否置换,你们没权干涉!”王老太和大女儿听到此消息如五雷轰顶,明明是老伴名下的房怎么会成了小女儿的了?
大女儿陪着母亲去房管局调了档案,结果真的如小女儿所说,承租人早在2005年就变更为小女儿了,可是王老太和大女儿对此事一点都不知情。这使王老太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还没死呢,小女儿就来争财产,后在大女儿的陪伴下,其慕名找到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松律师求助。
律师分析 承租人变更需经共同居住的其他家庭成员同意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松律师指出,依据《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第七条的规定:“租赁期限内,承租方同一户籍共同居住一年以上又无其他住房的家庭成员愿意继续履行原合同,其他家庭成员又无异议的,可以办理更名手续。”本案中,诉争房屋登记在王老太的老伴名下,老伴去世后,此房便一直由王老太和小女儿居住,其二人的户口均在诉争房屋内。
本案如果小女儿要变更承租人,其也需要经过王老太的同意。从王老太调阅的资料可以看出,上面虽然有“同意承租人变更”的字样,下面也有王老太的签字,但是据王老太所述其根本不知道房屋承租人变更的相关事宜,在2005年其未曾去过房管所,并且这些字均不是王老太本人所写,系他人伪造的签字。 再者,小女儿工作后,单位已经给其分了住房,她将自己分的房子租出去,仍住在母亲处不走,其并不符合上述第七条规定的“无其他住房”的条件。因此,其已经没有权利再继续承租人父亲名下的此套公房,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只有王老太一人。
房管局变更审核不严,变更后的租赁合同应依法撤销
李松律师指出,本案诉争房屋内有两个户口,一个是王老太,一个是王老太的小女儿。即便房管所对于小女儿赵某在外是否还有其他住房无法查证,那么在变更时房管所明知此房内有两个户口,却并未通知王老太到房管所签字。
依据北京市公有住房的相关管理规定,不与共同居住人协商,公房内居住人私下单独申请变更公房承租人,即使公房管理机关已经批准其申请并做了相应的变更,该变更公房承租人的行为也应是无效的。本案在进行承租人变更时,房管所并未通知王老太到场,仅凭小女儿的一面之词,便进行了变更,其程序显然不合法。 另据查证,“同意变更承租人”的字样及王老太的签名均系小女儿自己所写,并非王老太本人所签。房管所对小女儿赵某某提出的申请及诉争房屋的实际情况未予全面审核,即为小女儿办理了变更承租人的相关手续,此更名行为违反了变更承租人的相关规定,变更后的租赁合同应依法被撤销。
王老太可申请将公房承租人变更至自己名下
在租赁合同被撤销后,公房承租人又回到了王老太老伴的名下。依据北京市的相关规定,申请变更为公房承租人须满足以下条件:一原承租人死亡或外迁;二与原承租人为同一户籍,是原承租人的家庭成员;三与原承租人共同居住一年以上;四没有其他住房。
结合本案的情况,王老太的老伴去世后,同户籍居住的人口有三人,后大女儿分房后户口迁出并搬出居住,小女儿分房后仍在诉争房屋内居住,其户口也在诉争房屋内。因大女儿户口不在诉争房屋内,且其在外有住房,故其不符合承租人变更的相关条件。小女儿虽然户口在诉争房屋内,但是其单位给其分有住房,因此,其也不符合变更承租人的相关条件。 由此可见,只有王老太本人符合申请变更承租人的相关条件,王老太此生与老伴仅有这一套住房,且其户口一直在此房内,并在此居住生活长达十几年。据此,王老太可以向房管局申请变更承租人至自己名下。
承租人变更后,其他家庭成员仍享有居住权
李松律师指出,诉争房屋系拆迁安置所分得的房屋,拆迁时一家四口的户口均在被拆迁房屋内,四口人均属于安置人口。依据我国拆迁的相关规定,安置人口对拆迁安置的房屋享有居住权。该居住权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也不会因房屋产权人或承租人的变更而灭失。
原则上,只要安置人口不自愿放弃对诉争房屋的居住权,其他人亦无权剥夺其居住权。因此,本案即便王老太将承租人变更至自己名下,也不能要求小女儿搬出诉争房屋,除非其自愿搬出居住。同时,大女儿当时也是被拆迁安置人口,其也对诉争房屋享有居住权。
律师提醒
在此,李松律师特别提醒,公房作为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价值大增,随之便出现了很多因变更承租人而引发的纠纷。当读者遇到此种情况时,李律师建议不要慌张,首先要第一时间去调阅变更的相关资料,之后再向专业人士求助。
因此类纠纷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当利害关系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后,如协商解决不成,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依法提起诉讼,如果一直拖延不解决,超过诉讼时效权利将受到更大的损害。
文章来源:李松房地产律师网 作者;李松律师
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及来源否则追究法律责任